难忘往昔的家访路
二十五年前中师毕业的我,就被分配到坡陡沟深、偏僻落后的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区的一所中学工作,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中学,老师和学生都不多,教师只有二十三位,学生最多时也超不过四百人。
当时,这里的家长有很大一部分,思想观念落后,根本不重视学校教育。所以,每学期开学初的十多天,是我们老师最忙碌最辛苦最头疼的日子,但回想起来也是最值得回味很有价值极富诗意的日子。因为这时,起始年级的老师们便拿着适龄儿童花名册,有时顶着烈日跋山涉水,听泉水叮咚,跨溪流潺潺,赏山花漫坡,舞蝴蝶翩翩,沉浸着老师对大山深沉的爱恋;有时冒着绵绵秋雨翻山越岭,沿着羊肠小道逶迤蜿蜒,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绵延着老师对学生无言的缱绻;往往走东家,串西家,有时闻鸡声阵阵,听狗叫汪汪,挨家挨户轻磕农家大门,耐心细致地告诉家长们,你家的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该送孩子上学了,必须尽快来学校报到学习。
此时,其他年级的老师也不能坐山观虎,因为每学期开学时,每个班或多或少都会有学生不按时来报到,无可奈何,班主任老师只好趁热打铁,调整时间上完课,再利用课余时间,呼朋引伴,走村串户,耐心动员辍学的学生复学。有时春寒料峭,风尘仆仆,躬身上山到滴水滩村动员冶忠义,弯腰下涧赴石板滩村谈心沈开义,飞尘扬沙,苦不堪言,难阻老师一片情;有时寒风刺骨,白雪皑皑,冰雪路滑,难忘小沟的马叔宝同学;狂风呼啸,大雨倾盆,牵挂杂户的学生丁志明,光阴荏苒,岁月蹉跎,难磨园丁育人心;老师们常常气喘吁吁爬上西坡村去找马成龙,往往汗流浃背攀登上丰积村再叫米福仓;有时伴晚霞漫天,我们匆匆踏上家访路,有时见炊烟袅袅,我们依依迈上返校路;还有时披星星,戴月亮,和家长端茶话桑麻,深一脚,浅一脚,风里来,雨里去,跟家长扯家短里长;和颜悦色走访农忙人家,语重心长说服回族阿爸,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一定要高瞻远瞩,规划长远,克服眼前重重困难,无论如何,即使砸锅卖铁也得送孩子继续上学。
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啊!最令人难堪的是,极少数家长胡搅蛮缠,强词夺理。不但不让孩子上学,还振振有词,强词夺理。有时还责难,质问,甚至谩骂老师!当然,大多数家长还是实话实说,有的家长唉声叹气,怨条件艰苦,致富太慢;有的家庭的确老弱病残,值得可怜;有的家长长吁短叹,有的家庭为子女太多所累;也有的家长面露难色,确实有供不起孩子上学费用的实际困难。对此,学校也根据真实的困难状况,有的给予适当减免一部分上学费用,有的还资助一部分上学费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控辍保学,想方设法不让孩子又成为未来新的文盲。因为当时的口号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啊!但每学期动员复学的结果是:有一大部分学生,确实因为老师几次三番上门动员,又重新复学了;但是,总有那么一小部分适龄孩子,还是以多种原因彻底的辍学了!可是还有一个更让人无法接受但必须要接受的现实是:从初一年级开始,班里就没有女生了!为什么?当时的观念和当地的风俗是也!
658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