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以及新疆等四省的一种民歌,是西北民歌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而青海则是"花儿"的发源地,被人们誉为"花儿的故乡","花儿的海洋",是驰名海内外的民间文艺品种,也是汉,回,土,撒拉族以及部分藏族群众最喜欢的民歌.他们这样唱道: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不唱时犹不得个家;
刀刀拿来头割下,
不死时还这个唱法。
不死时还这个唱法.

"花儿"是一种以歌唱爱情为主的情歌。在歌词中,常把女方称作“花儿”,而把小伙子叫作“少年”,所以人们把这种民歌即叫作“花儿”又叫作"少年".
封建社会里,在家中不同辈分的人跟前是不许唱“花儿”的,青年男女们只好到山野里去唱。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花儿”的歌词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进,出现了许多揭露发动统治阶级,评击封建礼教,歌颂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歌颂新生活的作品。比如有这样一首“花儿”:

早起里哭来晚夕里号,
清眼泪流成个海了;
杀人的钢刀旧礼教,
把尕妹活活的宰了,
新中国好比一只船,
共产党,
指出了金色的航线;
三中全会鼓长帆,
建四化
新时期光辉多灿烂。
内容上的焕然一新,也使“花儿”从山坡野洼中走了出来,进入了影剧院,进入了广播电视,以更加娇艳的姿色开放在人民群众中。

“花儿”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山歌,表现在歌词上就是她的格律的特殊性。河湟地区的“花儿”一般是四句一首,还有六句一首和五句一首的“花儿”,是在四句的中间插一到两个短句而形成的,因此四句“花儿”是基本形式。看来很简单的四句却有着独特而严格的格律。从整体看,前两句和后两句基本上相对称而形成了扇对面,即一三句对称,二四局对称。而且常常是前两句是比喻,后两句才是歌词的本意。
“花儿”歌词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声韵美,节奏美,再配上那优美动听的一百多个曲调,艺术上形成了回环萦绕,动人心魂的效果,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喜爱。青海高原处处是优美的“花儿”声,青山绿野,歌声此起彼伏,抑扬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