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有个女孩叫玉娟(二)
2012-08-12
组别:离校
        但这只是缓兵之计,能这么着几天呢?一时的慨叹绝是不能当饭吃的! 

        玉娟有了一个想法,但很快她打消了这个念头——那时她十八岁之后才能做的。

        玉娟母亲在生下玉娟后就和他爸爸一起走城里,再没来过。但她记得奶奶说她妈妈以前留过一封什么信,六岁时候她终于在炕头草编席子下面翻出来那封发黄的一使劲儿就能裂的信。她决定十八岁以后再看,她认为那时候的她一定认识好多字儿,一定能明白妈妈的意思。

        但现在,她犹豫着,说不定这封信能帮到她什么。拾荒的时候,她发现那些城里人不要的破烂儿都是能换钱的,虽说毛票没有农社的补贴那么多,但也是小小的收入。在她的心里,便有了这样的观念——钱很重要,能为我铺个好前程!但她其实并不识多少钱,只知道一毛是土一样的颜色,两毛是苦苦菜样的色,五毛最好看,跟野花花一个色,说不来的灵气儿。其他的,不是她不想知道,是她本就没见过。农社的钱是爷爷领的,爷爷总说这月又有两百,或这月又多了些。她不清楚爷爷说的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只是心里默认那些钱比她拾荒的要多。

         信封里会有钱吗?玉娟心里打算着。

        她含着泪,自我矛盾着,心要撕裂了一样的痛苦。有面也没招儿啊!吃什么呢?于是她颤巍巍的撕开了信封。接着飘下两张更黄更旧的薄纸,随后又是三张粉红粉红的票,她知道那是钱。她心里的感觉告诉她,那是她现在最需要的东西,钱。展开信,她看不懂这密密麻麻铺满了纸张的究竟是什么,但她仍能感觉,那是妈妈的心——“娟子哎,娘跟着你爹出去拼去了。娘对不起你,对不起你爷爷奶奶。爹和娘都是为了你能读书,别这么着吃苦头才舍下的你啊!但城里的月钱太少了,花销却很多,爹和娘也没招儿啊!爷爷奶奶说你了,你就忍着,理解着,你是个懂事的丫头,娘却让你赎娘的罪。我给你的爷爷奶奶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没能为他们家延续香火,却也只能让你替娘带枷锁……丫头,好好儿的活下去,别把火窝到心里,你怨娘,娘知道。娘想你啊!娘想你……” 

        她的眼睛不懂,她的心里全都懂。 

        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那三张浸着温暖的票,不停地跑啊跑,跑啊跑。她看见了,那应该就是乡亲们口里所说的县城!她从未去过县城,只是倾慕的望着那些去过县城的男孩子们,打量着他们从县城回来一趟后的改观。她远远地瞧见了两个孩子从一个铁门里背着肩包嘻嘻哈哈跑了出来,他们去读书了吧?玉娟心想。于是跟着他们一起跑。两个孩子走到另一所房子,里头向外腾着阵阵热气和香气,这就是“馆子”吧?早饭馆子?玉娟也走了进去。

        她学着两个孩子的样,买了两个包子,两塑料杯的米粥,她还从没见过这么稠的米粥。“包子一个七毛,米汤一杯子一块!全部三块四!”那摆出时髦的小伙儿大声朝着玉娟吆喝。玉娟傻傻的地给他递一张粉红的票,那人惊了一下,上下打量了玉娟一番。对里头的人咬耳朵:“这丫头穿得破破烂烂,票子可不少!”也仅仅是咬耳朵的闲话家常。他找了九十六块六给玉娟,玉娟愣了愣,奇怪得很——这一张票竟给了我这么一沓,这人,别是给找错了?她还倒以为自己得利了,于是小声嘟囔了几句,里头小伙哂笑着看她滴溜溜跑了出去。也是,她原照以前,把包子捂怀里头,手里提着粥——她没敢给自己买——她怕挨数落。 

        但这只是缓兵之计,能这么着几天呢?一时的慨叹绝是不能当饭吃的! 

        玉娟有了一个想法,但很快她打消了这个念头——那时她十八岁之后才能做的。

        玉娟母亲在生下玉娟后就和他爸爸一起走城里,再没来过。但她记得奶奶说她妈妈以前留过一封什么信,六岁时候她终于在炕头草编席子下面翻出来那封发黄的一使劲儿就能裂的信。她决定十八岁以后再看,她认为那时候的她一定认识好多字儿,一定能明白妈妈的意思。

        但现在,她犹豫着,说不定这封信能帮到她什么。拾荒的时候,她发现那些城里人不要的破烂儿都是能换钱的,虽说毛票没有农社的补贴那么多,但也是小小的收入。在她的心里,便有了这样的观念——钱很重要,能为我铺个好前程!但她其实并不识多少钱,只知道一毛是土一样的颜色,两毛是苦苦菜样的色,五毛最好看,跟野花花一个色,说不来的灵气儿。其他的,不是她不想知道,是她本就没见过。农社的钱是爷爷领的,爷爷总说这月又有两百,或这月又多了些。她不清楚爷爷说的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只是心里默认那些钱比她拾荒的要多。

         信封里会有钱吗?玉娟心里打算着。

        她含着泪,自我矛盾着,心要撕裂了一样的痛苦。有面也没招儿啊!吃什么呢?于是她颤巍巍的撕开了信封。接着飘下两张更黄更旧的薄纸,随后又是三张粉红粉红的票,她知道那是钱。她心里的感觉告诉她,那是她现在最需要的东西,钱。展开信,她看不懂这密密麻麻铺满了纸张的究竟是什么,但她仍能感觉,那是妈妈的心——“娟子哎,娘跟着你爹出去拼去了。娘对不起你,对不起你爷爷奶奶。爹和娘都是为了你能读书,别这么着吃苦头才舍下的你啊!但城里的月钱太少了,花销却很多,爹和娘也没招儿啊!爷爷奶奶说你了,你就忍着,理解着,你是个懂事的丫头,娘却让你赎娘的罪。我给你的爷爷奶奶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没能为他们家延续香火,却也只能让你替娘带枷锁……丫头,好好儿的活下去,别把火窝到心里,你怨娘,娘知道。娘想你啊!娘想你……” 

        她的眼睛不懂,她的心里全都懂。 

        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那三张浸着温暖的票,不停地跑啊跑,跑啊跑。她看见了,那应该就是乡亲们口里所说的县城!她从未去过县城,只是倾慕的望着那些去过县城的男孩子们,打量着他们从县城回来一趟后的改观。她远远地瞧见了两个孩子从一个铁门里背着肩包嘻嘻哈哈跑了出来,他们去读书了吧?玉娟心想。于是跟着他们一起跑。两个孩子走到另一所房子,里头向外腾着阵阵热气和香气,这就是“馆子”吧?早饭馆子?玉娟也走了进去。

        她学着两个孩子的样,买了两个包子,两塑料杯的米粥,她还从没见过这么稠的米粥。“包子一个七毛,米汤一杯子一块!全部三块四!”那摆出时髦的小伙儿大声朝着玉娟吆喝。玉娟傻傻的地给他递一张粉红的票,那人惊了一下,上下打量了玉娟一番。对里头的人咬耳朵:“这丫头穿得破破烂烂,票子可不少!”也仅仅是咬耳朵的闲话家常。他找了九十六块六给玉娟,玉娟愣了愣,奇怪得很——这一张票竟给了我这么一沓,这人,别是给找错了?她还倒以为自己得利了,于是小声嘟囔了几句,里头小伙哂笑着看她滴溜溜跑了出去。也是,她原照以前,把包子捂怀里头,手里提着粥——她没敢给自己买——她怕挨数落。 

547    |    2    |    0



总数:2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