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西部故事总结  

 



20074月份开始决定要写西部故事,到现在已经七个多月的时间,也许是我和西部故事有着不解之缘,那段日子之前的大学生活里,我总是想通过自己的文字把我在西部用心观察到的生活和有趣的故事告诉给外面的世界,想说中国富了,但西部人民的生活依然温饱;想说改革开放的地方传统文化流失严重,但西部仍然保留着祖先沿袭下来的一些传统;想说有些孩子们追逐明星肯德基,不知道何为奢侈、不知道什么是苦,但西部的孩子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明亮的眼睛和瘦弱的身体,能上得起学是他们唯一的奢望;想说中国又多了那么多亿万富翁,奢侈华丽显示富贵,但西部仍然有拼命挣扎着才活下来的农民,承受着岁月无情地腐蚀;想说……  

 



故事情缘 

 



想说得太多,但是没有一个适合的场所让我说话,曾经想过要写文章向外发表,可这里的故事岂止一两篇文章所能描述得清楚,曾经想写本书来介绍,但我同样也是穷人家的孩子,依靠自己勉强能活下去,又哪里有钱去出版书呢!  

在我无计可施,在我彷徨的时候,有一个机会让我结识了温泰钧先生,他介绍了这样一个平台给我,听了他的话看了西部故事平台,顿时觉得英雄所见略同,心理产生了共鸣,积极地投身到这一故事的创作中来。  

是西部故事平台的温泰钧先生、彭海纳哥哥、崔娅姐姐和其他一些热心的人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空间,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有机会把我用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心灵所感受的,分享给大家。这是我也西部故事的缘分,我也深爱着这个平台。  

 



素材采集 

 



一边要处理好学习、工作和其他方面的琐事,一边要搜集整理周围生活的素材,有时还要去外地采集所需要的素材。所以西部故事的创作还是蛮慢的,但是我尽我所能去做的是,每一篇故事都有我的所见所闻,有我采集的数据。采集素材,完全是我在兰州时完成的工作,全部来源于西部的环境和生活。  

首先,在兰州附近利用时间和交通优势,采集了一些数据。到郊县的农村,深入到农田去观察庄稼、耕田和原野;到黄土高原上,去看“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远山;徒步黄河两岸三十里风情线,观察古代留传下来的智慧和黄河文化,用心去体会这些文化精髓;挖掘兰州的文化,找出独特之处,以介绍给大家。  

其次,只以兰州的素材写那么多故事,是完全没有代表性的,因为最能体现西部特色的地方是西部的农村,而不是兰州这样的省会城市,所以我决定要下乡去体验去观察。于是从兰州出发了坐了四个多小时的火车到天水,然后又坐三个多小时的汽车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再转成小汽车一个小时到龙山镇,最后徒步四十分钟到郑家村。像我这种跋涉还不算最长的旅程,有的人要回家最后还要骑马几个小时,因为没有汽车,而西部的或者基本是一条铁路贯穿一省,都是省会与临近省会城市之间才可能有铁路。在郑家村,住在一个农民家中,每天出去都是徒步,只带一个相机和尽最大可能有洞察力的眼睛去观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找到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材料,一路“翻山越岭”。  

再次,五天的郑家村生活结束了以后,我回到了天水市,在天水市考察。因为天水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八大古城之一,有很多能代表西部的文化,所以在天水市附件主要以采集文化素材为主。  

第四,青海湟中县和甘肃省张掖市暑假学生实习,主要是以中小学生生活和部分孩子家庭的调研为主,采集到他们的一些生活题材和有趣的故事。  

第五,其它一些零散的资料整理,主要是以前去过哪些地方,然后把能找到的照片搬出来,回顾一些日记,整理成完整的文章。





坚持不懈 

 



写西部故事,比我想象中用的时间要长,在在这么久的时间里,没有哪一篇文章是我怀着功利性去完成的,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把我所用的题材弄得完整。当成自己的一种事业来完成,虽然有时的确很辛苦,为了节省钱要走很多路,但一点也感觉不到累!  

在郑家村停留的那段时间,是比较辛苦的,住在农家里,每天吃饭从早到晚基本都是酸汤面条,我只吃了四五天,但想想他们当地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每天也是吃这些面条,而且可能比我吃得还要差,因为他们把我当成客人招待。全村没有多少水井,而且水质很差,硬度很大,喝热水时能看到水中的白色沉淀,喝一口到嘴里就好像有东西一下子把嗓子都粘住了,有一层厚厚的东西敷在上面。  

有一天中午,天气很热,也是因为走了很多路饮水太少,结果中暑了,每走一步都感觉头很痛,所以每一步都是轻轻地迈出去,真有“举步维艰”的感觉。而且鼻子还总出血,那时才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差,感觉到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有限。  

取素材的日子里,每天走数十公里的路都是很正常的,但想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觉到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值得的,因为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用心思考生活。坚持不懈是我安慰自己的最好的一句话,不是为了坚持完成,而是为了坚持做得更好! 




千古之恨 

 



     用这个标题也许有些夸张,但的确我因为我的“一失足”铸成“千古恨”,因为我没有办法再挽回我的损失。  

     在为电脑重装系统时,格式化选择错误把我的数据盘全部割掉,而那些数据又没有备份,其中就有我走了那么多路后辛辛苦苦拍下的照片,和我写得一些随想,全部弄丢了,没有办法再恢复!很多珍贵的照片、很多最好的回忆线索,全部丢了!那一段时间我非常自责。现在能够让我感到欣慰的也只有我写的故事了,但原始的数据已经不可能再找回了。  

    只有珍惜现有的,是最好的选择。  

 



收获良多 

 



谈到收获,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用心所感受的生活,所感受的西部。深情回顾我所做的事情,我对朋友说“没有到过西部的农村,就等于没有到过西部”,只有西部的农村才能最好地体现出西部生活的特色和客观情况。农民辛辛苦苦忙碌了大半年,所换回来的劳动成果最终是廉价地出卖了。像我在一篇《杏园里的故事》所写,他们被太阳晒成棕色的脸上,看得最清楚是岁月留下的皱纹,最亮的是满含期盼的眼睛,一双粗糙的像树皮一样的手,哪里还知道“美容”的概念,但是他们用这双手创造了生命、维持了生命,而且是那么顽强地与自然做斗争。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都销往了国外,宁可冒着被退货的风险,也很少有商家把物美价廉的东西搬到农村、搬到西部出售,而我在农村所看到的商品,似乎比城市里的价格还要高,但是质量却不好,或许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倘若有一天,我再次回到原来到过的那个村子,发现那里人的生活,跟我现在生活的北京或者以前的生活过的兰州市相比,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我想我会激动地流泪,因为那时的中国才是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是更普遍意义上的富裕富强。而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肩上的历史使命和重任又是何其繁重啊!  

一段两段话难以表达出我的收获,我想即使我的文采再好也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因为只有我将来所做的事情,才可能最终完全表现出西部故事给我的收获!  

 



衷心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台湾的寄宿家庭李添福大哥,他给我创造了参与西部故事平台这次机会,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新奇的想法,让我的视野不断地扩大。其次,要感谢温泰钧先生直接给我了创作西部故事的机会,并在我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一些启迪性的建议和帮助。再次,要感谢千乡万才公司的彭海纳哥哥、崔娅姐姐等给我的指导和帮助,并热情地接待我到天津公司总部参观,一直与我友善地交流。最后,要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对我创作西部故事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帮助让我在创作的路上省去了很多麻烦,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可以专心致志地去想我的问题。  

谢谢你们!我的生活因为你们而精彩!  

 

 


487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