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与中秋节,元宵节合称“三节”,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很为人们重视和喜爱。端午节的风俗也是代代相传的,成为具有特色的民俗节日。
每逢端午节,老人们通常都会用五颜六色的彩线,拧成一条条细长的小绳儿,戴在自己孩子手上,脚上,脖子上,那意思好像是缠绕着平安吧!还有就是抹雄黄酒,把雄黄酒抹在眼睛上,耳朵上,那都是为了避免虫子进入。

家乡的端午节风俗很特别,在大门上插柳条,说是为了辟邪,端午节还要包粽子,但我的家乡由于没有粽叶,所以跟别的地方有所不同,我们这里的端午节要吃油饼子卷糕,其实它很好吃、也很好做的,用烫水和面,然后用菜刀切成鸡蛋大小的面团,要用擀面杖擀成小圆饼,然后放到油锅里炸,直到两面都变的金黄了,才能捞出来。

油饼子做成以后,再做糕,做糕时,要准备好红枣、大米、糯米、红糖、白糖等,根据不同的口味,也可以往里面加一些红豆、绿豆之类的,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蒸熟后卷入油饼里面就可以吃了。有一年端午节,我吃油饼子卷糕的时候还闹出笑话来了,我拿起来刚吃了一口,由于捏得太紧,里面的糕一下子从两边流出来了,我连忙去吃其中的一边,这边吃完那边就出来了,把大人们惹得笑了,妈妈说:“你把糕卷得太多了,饼没有夹好,难怪会流出来。”就这样,我很快就“消灭”了一个,但是,我还想着要吃,怎么办呢?眼珠转了一圈,忽然停下,有了,我先去吃一个饼,然后把糕放到碗里面再吃,这样顺其自然的就是“油饼卷糕”了,但吃起来没有融合在一起的味美。这也算是我童年时的趣事吧。

端午节还有一习俗就是在脖子上戴一个装有香草,棉花的荷包。假如你从身边走过时,你一定会闻到香味,没错,它的作用就是散发香味。端午节那天很多大人都会在家,小孩子呢就拿着自己母亲做的油饼子卷糕去外面炫耀,完了之后,就狼吞虎咽的吃了它,其实在这天玩的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们。虽然童年已经过去,但是,我们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却更加浓厚,家乡的民俗节日,常常使我们想起童年。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与中秋节,元宵节合称“三节”,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很为人们重视和喜爱。端午节的风俗也是代代相传的,成为具有特色的民俗节日。
每逢端午节,老人们通常都会用五颜六色的彩线,拧成一条条细长的小绳儿,戴在自己孩子手上,脚上,脖子上,那意思好像是缠绕着平安吧!还有就是抹雄黄酒,把雄黄酒抹在眼睛上,耳朵上,那都是为了避免虫子进入。

家乡的端午节风俗很特别,在大门上插柳条,说是为了辟邪,端午节还要包粽子,但我的家乡由于没有粽叶,所以跟别的地方有所不同,我们这里的端午节要吃油饼子卷糕,其实它很好吃、也很好做的,用烫水和面,然后用菜刀切成鸡蛋大小的面团,要用擀面杖擀成小圆饼,然后放到油锅里炸,直到两面都变的金黄了,才能捞出来。

油饼子做成以后,再做糕,做糕时,要准备好红枣、大米、糯米、红糖、白糖等,根据不同的口味,也可以往里面加一些红豆、绿豆之类的,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蒸熟后卷入油饼里面就可以吃了。有一年端午节,我吃油饼子卷糕的时候还闹出笑话来了,我拿起来刚吃了一口,由于捏得太紧,里面的糕一下子从两边流出来了,我连忙去吃其中的一边,这边吃完那边就出来了,把大人们惹得笑了,妈妈说:“你把糕卷得太多了,饼没有夹好,难怪会流出来。”就这样,我很快就“消灭”了一个,但是,我还想着要吃,怎么办呢?眼珠转了一圈,忽然停下,有了,我先去吃一个饼,然后把糕放到碗里面再吃,这样顺其自然的就是“油饼卷糕”了,但吃起来没有融合在一起的味美。这也算是我童年时的趣事吧。

端午节还有一习俗就是在脖子上戴一个装有香草,棉花的荷包。假如你从身边走过时,你一定会闻到香味,没错,它的作用就是散发香味。端午节那天很多大人都会在家,小孩子呢就拿着自己母亲做的油饼子卷糕去外面炫耀,完了之后,就狼吞虎咽的吃了它,其实在这天玩的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们。虽然童年已经过去,但是,我们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却更加浓厚,家乡的民俗节日,常常使我们想起童年。
385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