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到一個和家鄉這麼不同的地方服務。因緣際會,這個詞總是很適合說明參加的原因。當初聽同學說有這個活動,單純的因為喜歡接近大自然的環境想要參加。直到說明會那天,聽到永祥哥、雨樵等人的說明,喜歡挑戰的我心中不安分的因子開始蠢蠢欲動,想法化作行動,便成就了這次和同工們、和西大灘的老師孩子們的緣分。
從來不知道原來教學也可以這麼刻骨銘心,原來快樂可以很簡單的獲得,原來還有一群生活條件不好的孩子很努力的過生活。在西大灘,每一件事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對我而言,是一次特別且難忘的體驗。
一、遙遠的旅途
帶著期待又忐忑不安的心,來到桃園國際機場,想像著這次的旅途。看到一群穿著黃色衣服、背著大背包的同工,心中的不安減少了些。這群人,在往後的日子裡,互相扶持,攜手迎接不同的挑戰,也分享孩子們的點點滴滴。
從坐上飛機的那一剎那,我們的旅程也揭開了序幕。下飛機,緊密的行程讓我們馬不停蹄的奔波,入關、出關、入關、趕火車,這時的我們,沒有時間多想,只怕耽誤了上火車的時間。終於搭上有硬臥的火車,在混亂中同工們安頓好,在僅剩有光的時間內梳洗。沒有下舖的我們,在隔天早上,大家展現出自己親和的一面,成功的和孩子、大叔、大娘打成一片。有他們的陪伴,三十四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雖然短暫,仍留影、留連絡方式為這次的偶遇做了註解。
到了蘭州,一度覺得我們離目的不遠了,殊不知我們還得從蘭州火車站到天祝,再從天祝到西大灘中學。一路上顛簸,卻讓我們一飽眼福,只在課本出現的犛牛就在窗外的草地吃草,黃土高原的住家也一戶戶的閃過我們眼前。綿延不斷的草原,放空吃草的犛牛,是一路上不斷的景象。載著我們的車涉水、爬山,終於抵達我們最終目的—西大灘中學。
二、相見歡
迎接我們的,是上一梯的同工和學校的老師們。當然,不可少的是「酒」和「哈達」。我們陸陸續續的下車,拿酒敬天、敬地後第三杯飲盡,接著哈達就由老師披到我們的身上,表示祝福和歡迎。酒很烈,但卻很順口,是不難喝的酒。有酒膽的我們大多都一飲而盡了。到了晚上的聯歡晚會,酒還是要角,喝酒是藏族人交朋友的方式之一,這個朋友交不交,就看酒喝不喝了。那天晚上,賓主盡歡,很多人在那個晚上喝茫了。雖然不愛喝酒,但那天晚上,我也喝茫了,同時也感受到老師們歡迎我們的開心氣氛。我想之後的教學也會這麼的開心吧!
和孩子的第一次接觸,在還沒進行課程前。一進到教室,馬上感受到孩子認真、期待的眼神。不用管秩序,不用大聲吼叫,孩子們已經準備好要聽我們說話了。初次見面彼此都是生澀的,但是自我介紹,讓我們和孩子慢慢認識了。聽到孩子們的志願,有點心疼,因為有的孩子最大的願望是考上大學,考上大學對他們而言,真的是夢想,因為讀大學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即使真的考上了,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他們能做的,也只有拼命的努力,達成自己的夢想。第一次的接觸生澀卻愉悅,我們所得到的,都是孩子正向的回饋,有點緊張的我們,可以很快放心了。
三、教學v.s.學習
在星期日晚上的十一點拿到了熱呼呼的課表,一個星期的教學正式啟動了。我和心瑜、怡君教歷史,四個班級都教,所以我們有幸可以認識所有八年級的孩子。心瑜總是能把課程的流程寫的很清楚,怡君則常常在課堂上炒熱氣氛,兩者缺一不可,很開心跟這兩位同工搭檔,這樣的教學經驗是美好的,互相扶持、互相協助、還互相提詞,讓教學流暢且快樂。
台下的孩子一如往常的,兩眼專注的看著我們,只要他們會的,也不吝給予回饋,看到孩子們的回饋,就會想著,能不能再多給孩子什麼。而隨班的老師也很適時的協助我們,一個地方的歷史總脫離不了以前和現在,我們給了孩子以前的模樣,那現在的模樣呢?我們沒有經驗無法給予,但隨班有經驗的老師馬上替我們說了現在的模樣。這讓沒有出過大山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還在私底下給了我們回饋「你們來之後,我覺得歷史變得有趣多了,不像以前這麼無趣,令人想睡。」聽到轉述的這番話,我們馬上得到了正增強,更有動力繼續教下去了。
回到了自己的班級,坐在後面靜靜的看著孩子們上課,看到孩子們踴躍的反應,積極的參與,心中暗自祈禱,希望我們這番來,真能帶給他們一點幫助。時間晚了,但是天還未黑,是晚自習的時間,教室裡還沒開燈,不像外頭這麼亮,所以一群孩子蹲在教室外讀書,我走近瞧,發現孩子們在讀英文,便也跟著蹲下來陪孩子讀。有孩子發現我蹲著,馬上貼心的拿板凳出來讓我坐,孩子貼心的小舉動,讓我感動好久!陪了一會兒,孩子主動要我帶著他們唸英文,我也答應了。但是發現孩子們讀英文,只有死背卻沒有方法,所以我想把方法教給孩子,卉文也進來陪孩子了,我們兩個就慢慢教著孩子背英文的方法。雖然只有短短兩個小時,但真的希望這對孩子們有幫助。
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大山
在學校旁邊的大山,靜靜的守護著這裡的孩子老師們,不同的時間也以不同的面貌出現。一來到西大灘,就深深的被這裡的大山吸引,至今不知道大山的名稱,但名稱似乎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山帶給這兒的人的一切。因為深深被吸引,就不斷的有想上山的念頭,和孩子閒聊中,孩子答應我們,要帶我們上山。星期二的中午,我們如願的上山了。爬山的過程中,清楚的看到孩子們和我們體力的差別,三兩下大多數的孩子已經跑到山上,而我們則需要貼心的孩子們扶上山。在教室,我們是老師;在山上,孩子們是我們的老師。孩子們總能隨手摘下小花或小草告訴我們這是能吃的,也總能隨手拾起地上的花兒手巧的編了起來。在山上我們享受著眼底的美景,聽著孩子們動人心弦的歌聲,愜意的午休時間,就在山上度過了,時間到了,孩子還捨不得下山呢!
但是當我們對眼前的美景驚呼時,有個孩子卻說「我怎麼感受不到你說的美」,這句話,讓我突然醒了,對我們而言的美景,對他們而言卻非如此,或許是每天都生活在大山底下,已經感受不到大山的美,也或許是大山無形之中成為了一道牆,讓這裡的孩子必須越過牆,到牆的那一邊,才可能有不同的生活。是阿,是孩子教我設身處地,不是只有從我自己的眼光看這個地方,而是試著以孩子們的眼光看這座大山。大山之行,身體很累,可是心靈精神都是滿滿的!
五、惜別
一個星期一眨眼間就過了,記名字慢的我,還有些孩子的名字還沒記起來,可是還是得要說分離。我們告訴孩子,我們不要物質上的東西,只要送給我們「笑容」、「歌聲」、「舞蹈」就夠了,這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回味一輩子的東西。在最後一天的晚上,二班的老師也到場了,讓我們看著孩子排練隔天的惜別會,我們還到室外跟著跳「鍋庄舞」,舞步簡單,但是都有涵意在裡頭,雖然當時聽不懂,但是跟著舞動身軀也不知不覺的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回到教室後,孩子一個個的說感言,我們說好不要流淚離開,只能硬把眼淚往肚裡吞。我送了孩子我們這一梯最愛的歌「小小的夢想」,告訴孩子「離別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好希望他們能堅持自己的夢想,朝著目標邁進,夢想雖小,但是去做就對了。
惜別會的氣氛,是歡樂的,並不是說沒有感傷,而是我們以歡樂祝福孩子,孩子以歡樂感謝我們,彼此的心意相信都收到了。帶著彼此的心意,往下一個旅程邁進。真正的離別在星期日,上了車,我們卻看到一群孩子跟著車,不願離開,這時在車上的我再忍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好像把這幾天難忍的離別感受一股腦的發洩出來。車子越來越遠,學校、孩子越來越小,真的離開了……
六、歸途
歸途,同樣的奔波,但是已經有一次的經驗,同工們已不覺為苦,或許也像大餅所說的我們就像一群羊,到東到西都跟著牧羊人的指揮。這對於一個團隊,或許也沒什麼不好。碰上了八個小時的火車大誤點,大家還是苦中作樂的說我們是有史以來火車搭最久的梯隊,笑鬧中,誤點帶給人的不安和焦慮也沖淡了一些。不知為何,此時的我已經有點歸心似箭,只想趕快回家,而且感覺越來越強烈。離家的遙遠和看到西大灘努力生活的孩子,讓我第一次有這麼強烈想家的感覺。行程並沒有因為火車誤點而耽誤,我們仍然平安準時的到達了台灣。謝謝所有的領隊副領隊,也謝謝十八梯的同工們,有你們讓這一次的旅程豐富了許多,互相扶持的感覺,帶回台灣,帶領我繼續前進!
踏上台灣的土地,感覺做了一場很長的夢,夢裡的情境很不真實,卻是如此真實的存在著。因為孩子的笑聲、因為孩子給我們的感動、因為孩子懂得愛人的心、因為那一次次特別的體驗,夢境不再是夢境。我們離開了,西大灘的故事不因我們的離開而停止,孩子們繼續寫著屬於西大灘的故事,相信孩子們能精采的揮灑。祝福西大灘的孩子、老師們。
2999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