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编
青青的竹子不仅是名人大家吟咏的对象,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关于竹子的价值,其中之一就是编竹编。小到刷把、筲箕,大到箩筐、晒席,都可以用竹子做成。
做竹篇的人都具有精湛的手艺。在划竹篾,编织等方面,粗细工作都要精通。否则做出的竹编不但形状不好看,还会影响其使用价值。下面我就介绍几种竹编的制作过程。
简单的要属刷把、竹耙一类。将整齐而且被去了竹白的竹片捆扎在一起,最好竹片上有一个节,绳子就用青篾丝搓成,捆在节的上面。再将没有被捆在一起的一头片划成条状,抖擞几下便做成刷把。而竹耙的制作过程要复杂一些,把一根三米左右的竹竿较韧的一头划成片状,划痕不宜过长,半米左右即可。再在火上煣一下,立刻用竹圈套成弯曲的形状,接着入在水里泡上几天,最后将其拿出,把弯得过盛的一截削去就可以了。

精细一点的要属筲箕,米箩一类。这些用具往往作用于食物上,所以形状、密度、精细程度都有讲究。作筲箕要先将几根粗且韧的竹片去黄,做成筲箕的骨架,筲箕的外围要用煣过后的硬木或硬竹塑形。编织的时候要用柴刀贴近柄的一部分刀口划成篾丝,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宽,编的过程中还要不时用刀背轻敲成型部分,使其更紧密。收尾的时候还要用更细的篾丝绕成螺旋状,避免使用时筲箕中裂开。机时编米箩的工艺就更耗精力了。做成骨架,成形,收尾之后还要用宽厚的竹板钉在箩筐的底部以加固箩筐。然后要用篾丝穿在四个对称的方向上,做成“耳朵”再系上绳子,这才算完。此外,还有更精细的就是竹席等物,这些东西现在大都用机器编织了,能编出好席子的人的手艺那是令人佩服了。
下面,我再介绍几种处理竹子的方法:

煣: 就是将青竹片放在旺火的火苗上烘烤。这样的烘烤要来回移动,防止竹子被烧焦。然后趁热慢慢地将竹子撇成弯曲的形状,用一些绳索将它固定。
划: 划是编竹编最基础的手艺。对于一根竹子,要把它对半打开,一般是先用柴刀划开其口,再往下边划,边划边用力掰开它。划竹片时要用柴刀贴近柄的刀口,运用腕力,方可划开。去竹黄时要用小且利的柴刀,还是用柄部刀口,不用力划,而是用刀身去压开它。划竹篾丝时要在去黄的基础下完成,竹条的一头划开几个均匀的口,顺着口用去黄的方法划开竹条,但用力要合适,不轻不重。

编: 编是笼统的说法。简单的方法可先将一排竹篾摆成需要的形状,再一根一根地用其他竹篾垂直摆的竹篾错格压住,密密地排列编织。若是竹篾太多,则分清方向,顺次而来。
240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