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餐桌上的礼仪
2020-10-31
组别:小学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五千年文明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礼仪和规矩,例如同桌就餐时,家中长辈坐上座,晚辈坐下座;吃饭时老人没动筷子,小辈们不能先动,一定要等长辈先动筷子。此外,还有许多礼仪和规矩,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吧。
今天,我要讲的餐桌礼仪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西餐礼仪,而是传统的中华民族餐桌礼仪,简单归结为十二个字,分别是:
“筷不摆三”,它指的是在餐桌上摆放筷子时,一定要是整齐的、一样长的,不能长的长、短的短,我们称之为“三长两短”,它有着不好的寓意,人们都想趋吉避凶,所以会不自觉的避开这些东西。如果在接待客人时摆放的筷子不整齐,会引起客人的不满,留下不好的印象。
“菜不上三”,它指的是有朋友来家里做客时,菜的数量一定不可以只上三道。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涉及到古代的祭祀礼仪,活着的人用的东西不能和逝去的人一样;二是在招待客人时,不能太小家子气,显得抠门,一定要让客人吃好,不能怠慢客人。
“席不成六”,它指的是在吃饭时不能六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以前,中国的餐桌都是方形的,如果是六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就很像一只乌龟,因此民间称六人席为“乌龟席”,人们也在避免坐这样的席。
这些礼仪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有一定的意义,但到了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有些东西就要辩证的去看待了,不必墨守成规,客观的对待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74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