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爷爷说,家里的这座老宅是乾隆年间建的 ,距今已有两百余年了,现在属于三级保护文物。房屋现在还是保持着从前的土木结构,在这个钢筋混泥土横行的时代中,他变成了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元老级人物。老宅是一座极其完整的四合院,大大小小算下来共12间屋子 ,主要的有两间堂屋和两间次屋,当然这4间屋子也有阴阳之分,屋门坐北朝南的称为阳,阴的相反。

屋子的外形略微有些变化 ,经过两百多年漫长岁月的洗礼,脸上已经长出一道道皱纹。因为时间太久,有些房子木质的窗框也已经老化了,不得已也就换成了玻璃窗户。每间房屋的屋顶都是人字形的,屋檐上刻花的石砖和瓦片也都开始凹凸不平了起来,堂屋太旧了,只好把屋子外面又粉刷成了红色,虽然屋子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但还是掩盖不住老宅那古老而又深沉的气息……

以前听爷爷说家里祖上条件比较好,有好几院宅子 ,但到后面新中国成立后宅子也被大队上收了去,也只留下了这一院,祖祖辈辈也就在这座院子里生活、劳作。凝望堂屋的大门,那副已经无比松弛了的门闩,已成了一种历史的象征 。屋外各处无比精美的雕花 ,也一道道裂痕所爬满。撑起整个屋子的两根顶梁柱根部也已经千疮百孔,但这似乎不阻碍它来继续撑起这个家。

这栋房子虽然不是什么名工巧匠所造,但它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岁月,依旧风吹不倒,雨打不倒,现在还是依旧保持着榫卯结构,和当年一样屹立不动,这属实让人惊叹不已,它也已经承载了太多太多,太多太多故事,太多太多回忆,它也是老一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它不仅表现出了老一代人的智慧,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情怀……
704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