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解落叶,一阵婆娑的沙沙声响起,便落了满地,天色逐渐暗沉,路上的蚂蚁搬着不知名的东西,这里一扭那里一拐的勉强排了条长龙,扑棱蛾子在寻找藏身地的慌乱间,撞上了带着些晶莹的蜘蛛网,挣扎着无法脱身。

随着树叶而下的是豆大的雨珠,站在屋檐下只感受到浸人的微凉,听见远方传来“刷刷”的声响,极目眺望,雨却已到了对面的山脚,我不禁感叹道:“好大的雨啊!”却不想身后传来高兴的声音:“太好了,雨停了就可以去‘捡菌子’了。”

秋雨过后,天色开颜,氤氲的云雾也逐渐褪去,泥泞缠着人脚举步维艰,进入林中鸟儿轻盈的在枝头荡漾,清脆的歌声婉清悠扬传达着对新朋友来到的雀跃,驻立林间,感受这自然的浩瀚与旷达, 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敬畏和惬意,那缕缕倾洒下来的阳光,透过指缝照在脸上暖暖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在朦胧间时明时暗,松针枯叶不知被谁织成了被子,铺在地上使菌子免受寒风的侵扰,在“被子”下潜滋暗长!

林里,松针枯叶密密匝匝铺了满地,各色的菌子藏在松丛里,靠着树根,他们有的顶着块“曲奇”,有的被“棕布”裹着头,甚至有的笔杆粗的“头发”似乎要翘上天上。

记得第一次去捡菌子时,那些菌子好像都在和我玩捉迷藏,可我却不想玩这么幼稚的游戏,我一出场便使出了招“横扫千军”大杀四方,结果找到的很多都已“四分五裂”连完整的尸身都没有了踪影。而和我同行的伙伴却都是先拿根棍子在“被子”上戳一戳试探,发现后,将表面的枯叶撩开,将菌子连根拔起后,再将原地掩埋。先前不知这是个什么理?后来发现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生长环境。

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云彩聚集成朵朵火红,天空被映成了淡淡的橙黄,好像连空气都温暖了,院子里刚放学的小孩你追我赶,“咯咯”“啰啰”的扯着笑脸,缕缕菜香飘过院墙,耳畔传来隐约的牛哞声,爷爷背着孙子走在回家的路上。

昏黄的灯光,撒在菌子炒肉上,与晶莹点点的油光交相辉映,色香巧妙结合,绿色的辣椒点缀着卤色的菌子和肉片,有些突兀,却缺他不可,一块菌子放入嘴中,一股辣味弥散开来连嘴角都闪烁着。爷爷吃完一块菌子朝奶奶道“诶!一般,下次还是我来炒哟!”但手里的筷子却毫不犹豫伸向那一片片鲜美的菌子。
59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