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出淤泥而不染”“藕断丝连”……,人人都知道荷花好看,莲藕好吃,却很少有人了解挖藕人的辛苦,当我们享受莲藕的美味时,你可知道藕从荷塘走上餐桌历经了怎样的过程?
在我记忆里,我家周围都是藕田,这里家家户户盛产莲藕,村里每户约种有十亩的藕田,每年冬天是莲藕采挖旺季,我的爷爷和同村人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早早来到藕田,开始一天的劳作。
老师讲复赛要求
冬日里,他们穿着防水裤,面朝藕田,弓着身子,站在约半米深的淤泥中,每行进一步都很困难。挖藕是个力气活,顺着干枯的荷梗,用铁铲或徒手一路翻开淤泥,双手把藕拉出来,拉的时候力气太大,藕会断,太小又拉不出来,腿常常冻得难受,但上身基本不冷,因为上身需要使很多劲。挖藕还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根据经验判断出藕在淤泥里的长势,手指深深地伸入淤泥,将一节节莲藕完整挖出来,一手握住,一手顺着藕节挤掉淤泥,铲藕的时候要看准,不能把藕铲断、挖破皮或灌泥,否则就卖不了好价钱。每天在淤泥劳作七八个小时,挖藕工作被村民们称为冬日里“最苦的工作”。
发作文纸
爷爷在寒风中,小心翼翼地将莲藕挖出,就像捧着一件瓷娃娃一样,轻拿轻放。一亩田约挖二十天,爷爷一天只能挖一百五十来斤藕,连续挖两天,奶奶蹲在齐腰深的水塘边,动作麻利的用软毛刷或者纱手套将一根根藕清洗好,好像是给自己的孩子洗澡一样,第三天凌晨四点,爷爷骑着两轮摩托车,后面挂着两大竹筐满载着约三百斤重的莲藕,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路程,到城里的农贸市场里卖莲藕,三天一轮回,风雨无阻地劳作。爷爷的手常年泡在水中,手上的皮肤很粗糙,经常被泥里的利物划伤,指甲缝隙里有一圈洗不掉的黑泥,手指骨节突出,他因此患上风湿等病痛,他曾经出过车祸,从此再也不种藕挖藕了。
开始创作
冬日里,每当人们在餐桌上品尝着藕加米、排骨藕汤、炸藕丸等美味时,可曾有人想到,藕香背后有挖藕人辛勤的劳动,吃藕容易挖藕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记住这些冬日里最美的挖藕人吧!
我的故事
627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