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悠悠,先祖们智慧的双手,辛勤创作出无穷无尽的宝藏。岁月浮华,一梦千年,青花瓷走出尘封的历史,重新展现沉淀千年的美丽。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其历史根源可追溯至唐代,随多彩文化的融合,如水滴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般绵延、发展,在宋代达到鼎盛。而名胜总会经历一些波折,洗去稚嫩,于是在明中后期皇帝品味的改变下走向衰落,以至于20世纪初,片片碎瓷散落,烟火隐匿于云层。然而跨越几百个朝代将近没落的青花瓷在新中国的成立后,有了新的希望。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要恢复青瓷生产”的指示下,由八位专家组成的仿古小组,在第二年春天点燃了恢复青瓷的第一炉窑。五十年的飞速发展,其名声享誉海内外。
“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宋元之际的青瓷:清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由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1300℃的高温还原焰下一次烧成。“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幽倩静美,明净素雅。展现一副水雾飘渺,执一把油纸伞,斜倚栏边,碧蓝色衣袖随风浮动,细细观赏湖中那一抹青山白云的画卷。倏而回首,遗世而独立,一眼千年,只一瞬间便无法放下,看一眼再也无法忘却,栩栩如生,跃然而起。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青瓷有精细晶莹,也有古色古香。“物极必反”是可形容哥窖的,若不是弟弟偷偷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草木灰 ,我们又怎会惊叹于胎薄如纸,釉厚如玉,以瑰丽、古朴、自然的纹片为装饰的哥窑。冰裂纹、鱼仔纹、流水纹使其釉层饱满、莹洁、古朴典雅,在青瓷的发展史上,开辟一个新的辉煌。但若要追溯青瓷名字的由来,那就要忆起那被敬称为“九天玄女”的叶青姬了,她纵身一跃,只留下冉冉檀香,圣洁的灵魂用火烧造出温润如玉,、清脆韵致、明滑透亮的青瓷,以后的贡品瓷器都称为“青瓷”,谐音“青姬”。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青花瓷在南宋时期达到顶峰,以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为代表,前后辉煌了数百年。一缕晨光中盈盈郁郁的花草,山林野湖间飞旋鸣叫的鸟雀,载着一滴晨露随溪流欢快的绿叶……一一为青瓷所道来。那些故事、那些经历,低回婉转地诉说,一只玉壶、一尊梅花也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由不能不为之赞叹、折服。
我们追忆历史长河,多少文人墨客为其提笔赞颂,正如“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或是“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又或是“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著月光”。种种诗词,我们不免心生疑问:为何反复出现烟雨?同样,历史是最好的解释,相传天青色是最难烧制的釉色,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的天青色的瓷器。挥笔泼墨千里之外,天青色等烟雨,等来了素而不浊、淡而含蓄、婉转细腻。
“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虽笔笔简洁,却有着由内而外的华贵;虽色调单纯,却展现无法比拟的绚丽;虽恣肆风流,却透露漫不经心的从容;虽清朗飘逸,却蕴藏温柔可融的意境。
波澜不惊,却流露出盛世风华;碧波浩渺,却点化着前途无量;淡泊宁静,却散发着细远绵长。
如今青瓷烧造不断创新,在古人青釉之后创新出了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茶叶未色釉等。相信在现在、在未来,青花瓷的发展能一直繁荣昌盛,不断推陈出新,为中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丰碑。
简约细腻的瓷纹
清逸隽永图案被勾勒
殊鲜逸气的轮廓
清朗飘逸的花纹点缀
878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