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社火
社火是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神”是土地之神,“火”是传说中的火神。崇拜社神,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我的家乡位于红古区若连村。那里是一个“蔬菜之乡”;那里是一个“文明之乡”;那里有着一个习俗——耍社火。一年当中的正月初一,都在村头的小学学校里,举办隆重的社火表演。社火一般就要办三年,可惜今年未有。
去年正月初一,大清早。我与妹妹拿着衣服,背着腰鼓一同去往村委会与同伴们汇合。那时才六点半,,所以行人很少。我们慢悠悠的来到了村委会,大家兴奋地化着妆。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开始了绕村子,过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小学学校,在那里开始了社火表演。
首先上场的是穿着黄、白衣服的人敲起了太平鼓,随着一阵鼓声,一队队身着彩衣、头裹彩巾的人,肩上挂着涂有二龙戏珠的红色长鼓舞动出来。前面领头的人大旗一挥,演员们挥动五色鼓鞭,开始了表演。只见他们时而腾空跃起,时而俯仰翻身;时而飞腿击鼓,时而列起鼓阵……配合默契、整齐划一。
接下来是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非常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接下来该我们上场了,我们左手拿着绑有黄彩带的棒子,右手拿着绑有红彩带的棒子,腰上还斜挎着重量轻的腰鼓,我们的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发出的声音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后面还有扭秧歌。红绸飞舞,鼓声惊天,她们动作整齐,手中的绸布时而向前直伸,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摆动,如银蛇,似飞练,让人眼花缭乱,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老奶奶,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双手不断变着花样,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红扇子.八角巾一会儿甩在肩上,一会儿摇下来,扇子一开一合,灵活无比,真是精神十足
还有藏舞、旱船、毛驴。表演丰富多彩。精彩的社火,我觉得表现出了我们民族的节日的喜庆。
帘幕
合照
当时的我
与妹妹一起
51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