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关”文化,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春风怨杨柳的玉门关、抵御吐鲁番东侵的嘉峪关、宋将玠大败金兵的仙人关、峰峦叠嶂峭壑阴森的雁门关……却殊不知还有个五郎关,五郎关坐落于秦岭脚下的宁陕县,宁陕县是一座山城,四面环山,所以五郎关也成为进人宁陕的唯一一条通道。如果你能来宁陕,一定会看到这个充满历史色彩与文化特色的“关”。
关于五郎关的传说,在当地也众说纷纭。听年龄大的老人说,县城南门有五块巨石酷似五条狼,故称为五郎关。小时候我就总喜欢想南门的山上望,后来也亲自到山上看过,可就是没有看到酷似五条狼的巨石,所以这个结论也不攻自破了。也有人说在北宋年间辽军进犯西北,妄想由此取道汉中,杨家将杨五郎应朝廷之名,曾在宁陕屯兵镇守,所以就称之为五郎关。还有人认为在宁陕城北有子午关、夹岭关、高关、腰岭关五道关隘。这五道关隘像五位壮士镇守,故将宁陕县城称为五郎关。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只能等待历史的查证。

近观五郎关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不可否认的是五郎关的确守护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宁陕人。关隘下的基石和川流不息的长安河似乎是历史最好的印证。从古至今,我们可想而知五郎关经受了多少战争的摧残和历史的洗礼,可它依旧屹立在整个县城的最前方,仿佛是一个巨人,伸出了他的长臂和胸膛为我们抵御一切危险。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府对历史遗迹的重视,当初那个满目疮痍的五郎关早已重现当年的气势,高耸的城楼,恢宏的城墙。在五郎关的上方还建有650米长的长廊,叫做环山公园,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这无不体现了宁陕人的自信与五郎关是密不可分的,每当我跟别人提及五郎关的时候,总能不自觉的流露出一种自豪之情,我想我与五郎关的缘怕是再也无法分离了。

俯瞰五郎关
如今,五郎关再也不是那个无人问津的小“关”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五郎关的历史和背景,都对这个从未听说过的“关”感到好奇,于是纷纷前来观赏,于是旅游又成了五郎关的一大特色。五郎关与环山公园相连,游客们游览完公园,刚好可以走到五郎关上,其中设了很多亭子,以便人们观赏和休息。亭子周围种满了树,刚好可以遮阴乘凉,还能感受大自然的美。沿着亭子前的石阶向下走几步,就是五郎关的中心部位。站在五郎关上,总有一种豪迈、宽广的感受从内心油然而生,城楼下充满了独具宁陕特色的石雕,主要以秦岭的野生保护动物为主,有金丝猴,鹿,朱鹮等等。再向远眺望,你可以看到整个宁陕,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这不就是人间仙境吗?
这时,你的耳边一定会响起悠扬的琴声。对,没错!你听到的一定是杨琴的声音。这是一位老人弹奏的,他常年在五郎关上为来往的客人免费弹琴,他的琴声早已穿透在我们每个宁陕人心中。我们知道他爱的不仅是音乐,而是把他所有的爱都融入在了琴声中。

五郎关城下之景
谈及音乐,那我不得不提在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五郎关都会异常热闹。为了庆祝元宵节,所以会在五郎上的小广场处举办陕西地方文化特色艺术表演。这一天,五郎关上聚满了人,当然在这样的场合里,秦腔自然是少不了的,那粗犷、雄浑朴实的声调大概是陕西最好的代言吧!也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吼出来的陕西人”。陕南花鼓戏又是另一大特色,它也被我们叫做汉调二黄,安康派擅长于文戏,通用“**优雅绵软,吐字吟咏多带川味”来形容其特色。一首《红娘子》让我的心头为之悸动……与其说这是一次文艺活动,倒不如说这是一次文化交融,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陕西,了解宁陕,了解五郎关。
生于斯长于斯,我爱五郎关,更爱宁陕。若有来生,我只愿雄关漫步——宁陕五郎关。

五郎关城前之景
398 |
0 |
1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