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小摊贩们推着小推车从小巷的尽头慢慢悠悠地走了出来,那些发出“叽里咕噜”的小轮子,载满包子、凉粉、豆浆,以及各种粗粮杂粥的小推车晃晃悠悠地被一双双干燥皲裂的手推着,闯进这座城市寂静的清晨。
究竟是几时他们出现在这黎明?我不清楚,也不曾了解。我只知道无论我起的多么早,那些小推车也不曾缺席过,它总是在那里,一大口蒸锅上架着两三屉小笼包,掀开锅盖,热乎乎的雾气带着些许水滴,散尽在天与路与光的尽头,当曙光照映在我脸上,与之融为一体,我便知道这个清晨它要来了。
大蒸锅里总是放着些粗粮,土豆、山药、红薯……在我的记忆中烤红薯是冬天独有的味道,买一个红薯放在口袋里或者是在袖口中,来暖和暖和身子。若是贪吃的小孩子便会拿出来,多咬一口还是会免不了烫的呲牙咧嘴,大伙都乐着。上学的时候总喜欢吃校门口的鸡蛋灌饼,看着王阿姨熟练的操作,左手糊面,右手打蛋,撒上些许香菜葱花,刷上各种佐料,卷起来递在我手上,伴随着清晨新鲜空气和夹杂着鸡蛋灌饼的热气,在这个冬天这便是我最欢的味道。
在买饼的时候我还不忘和她聊天,她也总是喜欢和我唠叨家常,听着她讲着自己的故事。王阿姨的丈夫身患疾病卧床不起,儿子在省城的重点高中上学,她每天为了生计不辞辛劳,她总是说羡慕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王阿姨带我回忆起那些年她所经历的事情,那些画面栩栩如生仿佛电影般般映在我脑海里。毛坯房墙面上的泥土和谷壳相互夹杂着,每天放学背着背篓,拿上镰刀,再攥起牛绳,这便是再形象不过的放牛娃了。一脚深一脚浅的踩进长满草的田坎上,青蛙的呱叫声和蟋蟀声在耳边响,与落日的余晖照映在这枯草地上。等牛吃够了再牵回去,点着煤油灯才开始一天中的学习,昏暗的煤油灯仅照亮巴掌大点地儿,微弱的灯光充盈着整个房间,直到入夜后也要格外的小心,没有院墙的庭院中拴着老黄牛,犬吠声在这寂寥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地上还有潮湿的稻谷,必须时刻注意着天气,若是听见雨声便翻身从床上爬起奔向院子……这一切仿佛历历在目,她的世界里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喧嚣通勤的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一双再熟悉不过的手……
不知为何,曾经记忆中的时光居然变成了亘古。后来,我因学业繁重也就很少走下马路牙子,也很少见过王阿姨,从此我便再也没有听她讲过故事了。小摊贩小推车成了我在校门口匆匆一瞥时的浮光掠影。再后来我发现煎饼摊的小贩换了人,从老人到年轻人,不论时间如何流淌,不论人海如何流动,他们还是年复一年地,日复一日地在那里,用他们的双手劳作着。
有多少人,他们总是被功名利禄所捆绑着,他们的心中有着一座“围城”,把他们紧紧困于其中,但小摊贩不同于此,他们每天总是最早出现在这城市的一隅,迎接着城市的希望,他们给城市带来了活气,他们是晨曦之子。他们,属于劳动者永恒的见证。
探寻人间百味,每一味都是人间的滋味,阅读人间,品尝百味。
学校门口的小贩
曼珠沙华
农家院子
秋收晒谷
53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