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文化是西北地区土生土长的名族文化——题记
因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所以极为热闹的社火又回到了大众的视野。这年味呢?自然也比以往翻了一番!
“社火”有祭祀、祝福之意,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节日里的各种杂戏、杂耍表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地和火的崇拜造就了社火。“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人们崇拜社神,敬畏火神,遂以歌舞祭祀,以表示尊敬。西北的人们通过耍社火,看社火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
在我们这里,过了三十晚,渡了年初一,品了年初二,走了年初三,一直等到初八,一支支社火队便会大驾光临。他们的故号声总是清脆明亮,常常划破清晨的宁静,传入我的耳畔,让我兴奋不已。
这次来的社火队很多,热闹的声音从早上响到晚上,不绝于耳。有的在大街上来回巡演,有的被一些人家请去专门表演,以祈求平安、财运。我大概是喜欢热闹,又或许是喜欢社火,反正,这些天的敲锣打鼓我没有半点厌烦之意,反而更多的是欣喜。
社火表演从初八一直到元宵节,在这段时间里,相比而言,我最喜欢那次在政府门口的大型公演,那次表演是我见过规模最大的一次社火表演,甚至占据里一个大十字路口作为舞台。而这场社火表演的亮点不仅是“大”,而且还来了这远近闻名的牛站社火队,牛站的表演次次都是精彩绝伦,令人目不暇接的。
这场社火表演从告庙开始,因为社火的本意就是为了表达对火神、社神的敬畏,所以每一场的社火,告庙从来都是必不可少的。
告庙结束后,高跷表演就开始了,高跷的种类很多,而我们这的,目测是三米高跷,高跷的颜色很亮,是鲜红色的。上面的人大概有一米七、八高,个个身怀绝技,走起来完全可以用如履平地形容。他们每个人的穿戴都大不相同,有的身穿红色长袍,袍上点缀着各种相对色的花纹,衣襟,袖兜,泛着金光,风不时吹起这长袍,总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还有的穿着绿色长袍,飞龙印刻在袍上,手中提着一把长刀,头上长须飘飘,颇有将军上战场的豪迈气势。他们的脸因为不同色彩的调和,所以显得格外不一样,在我看来,有的像久经沙场的英雄,有的像铁面无私的官人,有的像英勇无畏的士兵,更有的像油嘴滑舌的小人。
西北的社火,虔诚而又庄严。它是美妙的民间艺术,在岁月的长河中流转、传承。社火,是一种苍茫光阴中的敬畏,是一种心灵的守望。它值得人们去珍惜,去守护。
保护社火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社火文化,西北土生土长的名族文化,这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遗留下来的尊贵宝物,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美好,我们应该用心去接受传统文化,让社火文化,悠远流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存不息!
对于这次获得金奖,我很激动,也很兴奋。“付出终有回报”这句话终于在我身上表现出来。
首先,我感谢西部故事平台给予我表现自己的机会以及对我的肯定,其次,我感谢我的父母给我的支持与教导,最后,我感谢老师传递我宝贵的知识。有句话说得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会以这个奖为自己的“助推器”,戒骄戒躁,重振旗鼓再出发,努力向前!
兰州17中 李天阳
2019.9.10
参赛原稿
参赛原稿
参赛原稿
参赛原稿
参赛原稿
参赛原稿
参赛原稿
参赛原稿
553 |
0 |
2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