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土陶土,黑陶黑 铜奖
2019-04-30
组别:高中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大量心血,成功创造极品后依然安于本分,日夜精进,进而达到了品质日臻完美的境界。”            ------习近平
    窑街是个小镇,它坐落在绵绵的祁连山脉脚下,母亲河大通河畔,过去以烧窑制陶器而得名。而我的爷爷就在陶瓷厂做了一辈子工。
每一个早晨,天蒙蒙亮,泛着鱼肚青白的天空,晨曦微微,爷爷麻溜地起床,抹了一把脸后,在明亮的炉火上,拿出自己烧的陶罐熬上一罐茯茶,就着奶奶烙的油馍馍满足的吃着。然后抹一抹嘴,拍了拍吃饱了的肚子,披上外套,拿上他的烟袋向远处的陶瓷厂走去。
    爷爷的陶瓷厂烧的是生活用具,大到储水腌菜的大缸,小到藏物米的小坛,镇上哪家不备他几个,很不愁销路。陶器用的是山上的坩土,厂里有专门去山上采坩土的人,窑街的土质非常适合做粗陶。这里还是有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爷爷说前些年这里经常挖出很多史前文明的彩陶,大地沉积的精华就这样世世代代被它的孩子们拿来制作成器具。
    采回来的坩土要经过处理,先要经过碾石碾,那场面,尘土飞扬,只能朦朦胧胧的看见爷爷和工友们的身影。然而却令有种沙场秋点兵的气势。
接着就是和泥、踩泥、醒泥,将筛好的土与水按一定比例和成泥巴后,爷爷和工友们挽起裤腿,光着膀子,脱了鞋就在和好的泥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踩泥(也叫跷泥)。跷泥越硬越好。之后取一块泥放在事先制好的模型上,用光滑细腻的木板一边旋转着转盘,一边用木板上下左右的拍打,让泥充分的占满模型的每个角落,做好后模型的下面有一个小槽,沿着小槽用刀子把做好的雏形割下来,这便是砂罐的底部,再用同样的工序做出罐身,在罐身上方用中指和食指慢慢的捏一个类似于鸭嘴的罐嘴,在用稀泥将他们粘合,再做一个把手,也用稀泥安到罐身上。将做好的砂罐先放入潮湿阴暗的房子里阴干,再用白土刷成泥糊,把做好的砂罐往里蘸一蘸,这道工序对沙罐的质量至关重要。然后把砂罐放到太阳底下晒一周左右。
剩下的就是交给火与时间了,爷爷和同行把做好的砂罐装到高一米,长三米,宽一米五的窑中,窑的下面有一个火槽,火槽上用石头盖住,然后把窑街特有的乌金煤炭放上去。烧窑的温度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达到1600°,达不到或超过都会让罐变为废品。"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烧土陶也不列外,火候全凭经验,当爷爷看到火焰的颜色变成蓝色时,土陶器就可以出窑了。
红古民间艺术黑陶馆里,光线明亮,清早的阳光从窗棂上投在王金明叔叔的工作台上,工作台上一个形态质朴的黑陶罐折射着质朴的光泽,低调而内敛,和王叔叔的性格一般。
王叔叔是红古最早做黑陶艺术的艺人。走上这条路充满了意外,本来只是硅钙厂的工人,却因为厂里要上新项目,稀里糊涂被派去陕西学习黑陶手艺,意外地找到他这辈子都放不下的黑陶烧制手艺。叔叔头上有好多名号荣誉,什么“黑陶王”、什么“甘肃省第七届工艺美术百花奖”但他并没有满足,他要把甘肃本土的黑陶发展起来,并且走出去。
王叔叔的妻子主要负责雕刻,只见阿姨拿起小刀手腕灵活而小心地转动着,还时不时的用小刀沾着水,她一手小心地握紧陶罐,一手雕刻,黑色的陶土窸窸窣窣地掉下,黑陶罐上渐渐出现镂空的波浪纹、网纹等古朴纹饰,它有着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血脉,古老的纹饰、光亮如漆的色泽让我瞬间连接器博物馆里那些原始陶罐的密码。
如今黑陶不仅走出了红古,走出了兰州,还走出了国门一些香港,澳门,东南亚地区的有人也到古镇来购买黑陶艺术品。
据《红古区志》记载,窑街制陶业可以追溯到清顺治五年,即1648年,有着悠久的历史。爷爷烧窑的时候,街道上尘土飞扬,曾经都是瓷铺,周围全是窑厂。而如今王金明叔叔们的黑陶已经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大量心血,成功创造极品后依然安于本分,日夜精进,进而达到了品质日臻完美的境界。”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说的就是他们这些中国工匠精神。
47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