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是一个古老而又陌生的词语,它是西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于西北;尤其在甘肃发扬光大。在今年严冬的时候,我也有幸参加了家乡热闹非凡的社火。
‘社火’主要分为;堪比人高的高跷;威猛灵动的舞狮子;平地亦如行舟的旱船;气势磅礴的太平鼓;舞龙等等
我们家乡的‘社火’讲究玩三年,停五年。而且每个扮演的角色都要在庙里算卦能不能扮演,像高跷演出就和唱戏一样,例如;大登殿;关羽失荆州;赵飞搬兵;探穷瑶;生官图等等。
在我们玩社火的时候,早上4点的时候,所有怀揣着激动心情的人们来到村上的庙里化妆,等到早上8点,化妆完毕;所有人穿好衣服;排好队;所有人都要在庙里绕三圈才能出庙门。绕三圈的意义就是每个扮演角色的人都要在火盆上熏三下。出去之后;我们就到附近的村庄去表演。在路上;人们打着震耳欲聋的鼓声,吸引人们来观看社火,到达表演的地方时,就会有响彻云霄的炮声来迎接我们社火队。
伴随着人们期盼的眼光,我们热情澎湃的开始表演,最先开始的是高跷;随着鼓声;踩着将近2米的高跷;走着十字步;挥着大袖子,一切动作都形如流水一般。虽然在训练的时候会绊倒,不知道绊倒了多少次,挥洒了多少汗水,才在表演的时候稳如泰山。
接下来的就是舞狮子,一公一母;两大两小;在舞狮子的时候边上还有两个身穿藏袍的一男一女手里拿着木头枪,瞄准着狮子,还有一个人拿着绣球来惹狮子,狮子的表演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村民们的掌声接连不断。完了后有些人还要报上家里的小孩在狮子肚皮下钻三下,给孩子祈祷平安。
最受人们欢迎的当属‘蛮婆子’他们总共四个人,有两个阿妈,一个寡丫头,一个黑娃娃。其中三个人是男扮女装,她们学着女人的桑音说话,他们的所作所言使观看的百姓们开怀大笑,‘蛮婆子’并不是表演节目的,他们是向百姓们讨点一年的烧香钱,被要的人总是喜笑颜开的给,尽管不多但情意浓厚。给完钱会给他们一些庙里的核桃和红枣。说一些吉祥的话,被祝福的人们如愿以偿。‘蛮婆子’在讨钱的时候会说一些滑稽的语言,如阿妈讨钱的时候就会用女人的口音说‘噫,给阿妈给上点钱。’当寡丫头要钱时;就会说‘寡姐40岁了,还没结婚,你给我买个化妆品,让我也打扮一下,好找个婆家。’经过这样的一番话语,常常使人们开怀大笑。
表演的成功使我们欣慰,尽管我们一天要走30000多步,但我们不觉得累,用我们家乡的话来说‘我们是给老人家长精神。’
社火不仅是我国西部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了解他的人越来越少,我希望通过我方式来保护它发扬它。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呼吁更多的人了解,并亲身体会我国西部的民族特色与传统风俗。
我爱我的家乡,爱她的风土人情,爱她的民族精神,爱她的一切。
43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