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朝闻道,夕可死矣——读《朝闻道》有感
2019-04-15
组别:初中
古人云,“朝闻道,夕可死矣。”
——题记
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你在生命和真理之间选择其一,而且只能选择其一,你会做何选择?
我曾读过刘慈欣的《三体》的前两部。我是怀着很复杂的心情读完这篇小说的。那里面飞蛾扑火般的追求真理的激情让我热血澎湃,但同时我又感到很压抑、很悲哀。其中的一节关于破壁者和面壁者的故事太令人悲哀了。但作者的想象力,也让我们叹为观止。《朝闻道》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后却因为“知识密封准则”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戈壁滩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科学家们在上面得到自己要知道的真理,然后就被毁灭。
上帝怎么会这样捉弄人类呢?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不能再继续探测更高能的物理,否则就会给宇宙带来灾难,不过有一个方法能让某些人看到终极理论,但他们的代价是在那之后只能活10分钟,你会选择做这样的人吗?或许对很多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太明显了,他们要不就是从来没想过要去追求什么真理的人,要不就是抱定了殉道决心的极端脱俗者;但对我而言,这真是一个需要再三考虑的难题。《论语·里仁》篇第八章写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被解释为:早上明白了道理,到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了。但是让我用生命去换真理,我是万万不会答应的。追求真理是出于人类的本能欲望,我们是为了寻找快乐才去追求真理的。在真善美这三者之中,我最关注的是“真”,附带着还有“美”,但我清楚,最终的目的还是“善”,就是要让自己幸福快乐地生活。幸福感的获得,来自欲望的不断满足,而不是一下子达到最大满足,所以我看重过程甚于结果。一下子把一个终极真理塞到我手里,不见得会比一步步向前探索来得更快乐。而且,那个终极真理离我们的现有认识那么遥远,我们能真正理解它,欣赏它的美吗?更重要的是,它代替不了我们自己去发现真理的饱含着酸甜苦辣的经历,那里面的种种滋味,才是我们需要的。我曾经很得意地跟别人解释为什么会选择物理:人总得有个追求才有快乐,你当然可以去追求别的东西,比如金钱、社会地位,这跟追求真理本质上没什么两样,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你可以得到金钱、地位,但它们都有一个极大值,当你都拥有它们的时候,不是又空虚了吗?而且拥有之后很可能会失去,又会带来很多痛苦。真理却不一样,你永远也得不到真理,它永远都在你的视线尽头,但是你可以像一个收敛序列一样无限逼近它,而且只有逼近,大方向上不会远离,就在这个无限逼近的过程中,你的欲望将会得到无限的满足。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能把真理抓在手里,我当然还是会很高兴,但也会有些遗憾——因为它的价值也被降到同金钱一个档次了。我看,朝闻道,夕亦不值死也。
282    |    1    |    0



总数:1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