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没错,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就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的风貌。我的家乡——会宁,就坐落在这神奇的土地上。
初来会宁,贫瘠的土地和恶劣的气候,以及未十分完善的交通设施都会使你难以使然,让你无法恋上这片土地。但是淳朴厚道的民风和浓郁的全县学习风气也会使你深受感动。轻轻地抿一口这里珍贵的泉水,令人心旷神怡的冰泉让你情不自禁吮吸几口,全身的疲乏立刻烟消云散,让人好不快活;淡淡尝一口这里的特色面食—浆水面,扑面而来的清香让人陶醉其中;喝一口老人们天天不可少的饮料—罐罐茶,了了一喝,解渴,让心中的不愉快荡然无存,细细品味,暖心,让身上的疲乏无影无踪;来到会宁,让你嘴巴有了口福,让你的味蕾无比享受。
甘肃会宁,自然条件及其严苛,常年的干旱少水,使会宁这个不幸的地方,经济问题一直以来十分严峻,尽管如此,这样的天灾也依然使我们会宁学子没有灰心,而是奋发图强,通过高考,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会宁走出了大批人才,成就了会宁“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美称。如今,会宁的“三苦精神”也成为了各大名校教学的宗旨。
但是,我作为一名会宁人,最使我自豪的,就是1936年10月的第一、二、四方面军的大会师就在我亲爱的故乡—会宁。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三大主力红军唯一经过全境,战斗时间最长的地方。会师前一月,毛泽东同志等在陕北商讨会师地点,就选定了会宁,他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没错,这一次大会师对于中国的解放有着不可置否的重要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大会师,纪念会师50周年之际建造了会师塔,上有安维翰会长撰写的对联和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十八个大字,刻在木匾上,更刻在我的心上。
会师园内写在红旗上的几个字: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没错,长征精神的种子洒在会宁人民心中、全国人民心中。
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奔入长征胜利纪念馆内一饱眼福,刚刚前脚跨入门槛的那一刻,迎面袭来的威严感让我肃然起敬。我走到史事影片展示厅中,一则则令人鼻酸的故事,一幕幕使人湿眼的画面都让人十分感动。我这才真正地理解到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为我们今天新中国的崛起,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是生命。这就是中国军人的长征精神。
我从纪念馆里走出来,望着西斜的夕阳,余晖洒满了整个会师园内。我揉了揉红肿的眼睛。我想:长征的终点是会宁,但长征精神的散布,从未停下脚步。
我的故乡—会宁,没有杭州乌镇的清幽美丽,没有深圳的高楼大厦,没有北京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没有四川闻名于全球的各色美食,更没有山西的丰富矿产。但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还是那座城市—会宁。
23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