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清明节的时候,学校组织了少先队员前往兴隆山烈士陵园进行“追思革命烈士,祭扫烈士陵园”的活动,活动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烈士“张一悟”的陵墓和纪念碑。
在此之前,我每次在榆中县城坐公交车的时候,车上的喇叭都会报一个站名——一悟小学。我就问妈妈,“别的学校都是以地方命名的,为什么这个小学不是呢?”妈妈说,“这可能是一个希望小学,别人捐赠建立的,所以用人家的名字命名。”我若有所悟。可是,当我站在张一悟烈士的墓碑前,看着墓碑上的介绍,听着我们少先大队辅导员牛老师的讲解时,我才知道妈妈说错了。
“一悟小学”原来叫“北关小学”,因为曾经停放过张一悟的灵柩,我们榆中县委和县政府为了纪念这位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遗愿,为此将北关小学改名为“一悟小学”。
了解至此,我不禁想,到底是什么样的革命功勋让张一悟被人们如此纪念呢?我耐着性子把张一悟纪念碑后的生平介绍认真阅读了一遍。原来张一悟出生在榆中县北关镇,是我们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同时也是甘肃的建党创始人之一。他在读北大期间,参加过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结识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后,他就积极致力于新思想新文化在甘肃地区的传播。1925年冬,在他的努力下,“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成立并开始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在济南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后被叛徒出卖关进监狱,直至五年以后才逃出来。出来后他继续致力于革命工作,但是他的身体却已经很糟糕了,不幸于1951年逝世,被安葬于风景秀丽的兴隆山脚下。
张一悟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鞭挞督促着我们这些青少年。遗憾的是,由于暂时闭馆的原因,我们没能参观张一悟纪念馆,以后有时间,我一定要让妈妈带我去参观,并告诉妈妈“一悟小学”的由来。
163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