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大美伊斯兰
2018-04-20
组别:高中
    伊斯兰文化诞生于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在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的过程中,它不断地丰富和补充着自己。伊斯兰文化一方面吸收了阿拉伯地区的固有文化,如阿拉伯语言、文字、诗歌、谚语、谜语、散文等,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来自波斯、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的外族文化,将其变成丰富多样且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
  伊斯兰服饰文化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多元和统一的特征。女性传统服饰应该是头戴面纱,身穿大袍,颜色通常为黑色。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狠,演变舍弃了传统的头巾面纱,即便仍然保留头巾面纱,但不再局限于黑白,而去用色彩斑斓的丝巾取代传统头巾,从而增添了伊斯兰传统服饰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回回帽,亦称“礼拜帽”、“顶帽”,是一种无檐小圆帽,是伊斯兰男性的标志。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颜色以白、黑为主,也有灰、蓝、绿色。白色回回帽多用棉布制成,有的用白线绾成,用于秋冬季。因所处地区和教派不同,回回帽的样式也有所区别,除圆帽外,还有圆边角帽和尖顶六角帽。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族穆斯林爱戴白色和黑色圆边六角尖顶帽。其帽为六个等边三角形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帽顶缀一个 同颜色的布料结成的疙瘩,形似阿拉伯式的圆形屋顶;六瓣表示坚信六大信仰,帽圆表示万教归一,帽顶表示真主独一无二。近年来,回回帽趋于装饰讲究和精致,有的在帽前正中用金黄色花纹绣着阿拉伯文“真主至大”或“清真言”。
  戴斯他勒,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时,头缠戴斯他勒礼拜。戴斯他勒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过去回族头缠戴斯达尔的较多,多数回族群众习惯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常去寺里乡佬们则缠头的比较多。
  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皮袜子”,一般用近似皮夹克软、薄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如果穿上麦赛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而且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摸一下,即等于洗脚。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较喜欢麦赛袜子。
  准白,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爱的服装。准白一般选用黑、白、灰等颜色的棉布、化纤料或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其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但领子一般都是制服领口。
  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城乡回族的服饰较之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中青年男女,穿戴打扮丰富多样。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单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装、中山装向西装、夹克衫等款式新颖的方向发展。回族服饰的传统文化和多数其他民族的一样,也面临着如何很好的保持沿袭的的问题,在此希望广大回族同胞关注我们的民族服饰传统文化和习俗,让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永远的传承和发展下去,这是我们当代回族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33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