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学习·变化·改变
2017-12-07
组别:高中
从小学到高中生活,我经历了三个母校的陪伴。
当我才读书时,被爷爷送到了我们村小。学校很小,只有五间瓦房,三间是教室,一间蒸饭房,另一间是一分为二的老师寝室。全校就两个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学校一共三十几名同学,一个教室里面有两个年级的学生,老师一会说这边,一会讲那边,到了下课的时候,老师就会走到房门外敲着下课铃。小伙伴们都兴奋得从教室里飞奔出来在土操场上玩斗鸡、跳绳、跳方格的游戏。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学校的伙食,我们每天早上要从家里带上米及菜盒。快到中午时,老师就会安排高年级的同学到厨房烧火蒸饭,在装米的饭盒里盛上适量的水放在蒸笼上去蒸。
吃饭的时候,每个同学按米饭盒上名字自己拿自己的,然后和着各家带菜吃,有的凉拌菜,有的是炒菜,有的是昨天的剩菜,或是将就着泡菜吃。吃完饭后我们要把饭盒下午带回家去洗,那时不清楚学校有没有水,只知道我们都是将饭盒带回家去洗的。后来才知学校的水都是老师从山下的井里一担一担挑上去的。
读到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生源就更少了,一部分不再读了,还有一部分随打工的父母到外地了。村里的人却越来越少,只剩下一个个留恋故土的老人们和留守的孩子们,庄稼地渐渐也开始荒芜,青壮年一辈大都去了沿海城市。还在念书的我们都转到镇上去读了。小学的后三年与初中三年就是在镇上我的第二母校读完的。 
镇里离家很远,要走接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学校住校资源紧张,只有初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可以住校,是为了他们可以备战中考,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好好学习。其它小学年级与初一学生都是要上通学,从我们村学生早上5点过就要出发,打着火把,家人将我们送到山上凉风嘴----我们村学生的集合地,小伙伴们一路结伴在天亮前赶往学校;晚上又在夜色中奔回家门。特别是绵绵的雨季里,打着伞踩着满是泥桨的路...... 
转眼六年,我考进县城的实验中学,爷爷用爸爸外出打工寄钱买的摩托车将我送到校,看着整齐有序的中学教学楼,住宿楼,还有电教室,篮球场,有跑道的操场,还有绿化的校园,太漂亮了,这将是我理想的学习圣地,激动万分。当我才去县城读高一时,用的还是一部只能打电话的翻盖按键手机,部分同学都有用触屏手机,网络也有升级到4G卡了,我才知道信息社会早已到来。才深刻体会到在外务工的爸爸妈妈经常在电话里教导我的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这几年家乡的变化也很大了,政府也开通了往乡村的班车。村村都集资修了水泥路,虽然只有2.3米宽,还不能直接会车,但再也不用走泥泞的土马路了。
偶然一次放长假回老家,路过村小母校,村上已经将那五间房和那块地承包出去做了养殖种猪场了。村中再也没了学校,但是镇里的小学与初中部却越办越好,有了自助购票的食堂,不用再自己带米蒸饭,带菜。学生都可以入校住宿,不再用跑通学。镇里听说也在开发新的地方,还要修建电站,靠河坝的村民到时补偿迁到镇里,河坝也开发了采沙船与采石场,一车车运到附近各地搞建设。上次碰到了村小教我的语文老师,他说:“你看,过两年铁路要修到我们这边,国家级的电站项目也要搞了,娃子,赶快好好读书,学成归来为我们当地经济建设作贡献。我们现在老了,跟不上这时代的步伐了,你们年青,要加油啊。”
聆听着启蒙老师的教诲,现在进入高三阶段的我,在生命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转折点上,更应该勇敢迎接挑战,在苦与累的学习生活中,坚定我要成功的学习信念,人生不拼不精彩的理念,积极向上,痛并快乐着冲刺吧!争取读到更好的专业与学校,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奋斗。

329    |    1    |    0



总数:1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