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社会温暖
2007-04-06
组别:离校
  现在的人们,早就不把土地的收入作为经
 
济来源了,而是去城里搞二、三产业,他们挣
 
了钱回到家乡,都盖起了宽敞、明亮而且高大
 
的砖瓦房,对于他们来说,日子就这样富起来
 
了。但是村里人就不是这样,房子还是危旧
 
房,外面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院里也不怎么
 
样。这类院子里住的一般住的都是孤寡老人或
 
是低保户家庭。东院的二奶奶家就是一个例
 
子。
  我从二奶奶口中得知,二奶奶叫陈瑞珍,
 
二爷叫刘启,二奶奶已是七十一岁高龄,二爷
 
也已经六十八了。两口人没儿没女,相依为
 
命。他们的房子一共才三间,面积不超过30平
 
方米,房子的历史更为可观足足有二百多年
 
了。一进屋,里面黑漆漆的,房顶用纸糊住
 
了,有些已经要塌下来了,还有折了的檩条。
 
这实在是一所古老的危房。夏天时屋子里十分
 
潮湿,地上湿漉漉的;冬天时,墙上有不少长
 
短不一的裂缝,有的可以把手指塞进去,这
 
样,经常有风惯进去,保暖很差,晚上睡觉经
 
常被冻醒。两口子没有儿子也没有生活来源,
 
光靠低保的钱来盖起新房,实在不太可能,这
 
可怎么办呢?
  这件事被村委会知道了,委员们纷纷发表
 
意见,最后大家商定:由村委会出款为老两口
 
盖房。这表明这个集体并没有抛弃贫困户。村
 
委会迅速出款找工人、买材料,迅速开工,因
 
为只要拖延一天,房塌下来的可能就越大。
  老两口听了这件事,感到又高兴又感激。我听二奶奶说:“好啊,真是太好了,我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是他们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一定好好的享受这种好生活。
  通过这次小的采访,我觉的这个社会真是太温暖了,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就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个社会就将越来越温暖!
3921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