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以后不要再喊我妈的名字!”补习完英语,儿子跨出班主任家大门就告诉“朱哥”。
“朱哥”体重一百多千克,自然不把劝告放在心上,加之旁边还有一个习惯喝倒彩的同学,他吼了一声:“安静”。
以“骂我无所谓,骂我父母绝对不行”为处世原则的儿子,立刻在“朱哥”的头上按了一拳!
敢在班主任门前动武,足以说明儿子的愤怒。
“朱哥”的腿踢得较低,他俩很快被同学拉开。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告诉孩子:没事别惹事,事来不怕事!只要不怪你,你可以去勇敢战斗!
我对儿子的教育是:要有血性、有家族观念,敢于保护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 所以,我没有定性儿子打架的对与错。
因为——当一个人的禁区受到挑战时,任何告诫他团结同学、以和为贵、不要动武的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
我告诉儿子:我主要担心你的拳头太重,打伤了对方。
学过跆拳道、体重八十千克、热衷锻炼的儿子,如果一拳实击在他人身上,一般人都会被掀翻。
儿子说他下手很轻,但“后来朱哥去穿鞋”这句话说明他的感觉有误。
第二句:你要提防报复,找机会和同学握手言和。
儿子说他明白。
其实,我的最大顾虑是:儿子因为取胜而发生兴趣转移,荒废了学业。
血性让人变得强势!不利于团结和成长。
有血性才能保家卫国,有血性才能成就事业,但血性不能用在小事和同学身上,这是我的教育。
一段时间后,我询问儿子和“朱哥”的关系,他说“朱哥”几天前还借过他的钱。
显然,他俩的关系起码是缓和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不打不相识”的故事到处飞扬。
事情的发展告诉人们:孩子应该有处世原则,应该向外界宣示 “禁区”。
正因为儿子小小的动武,班上毛毛糙糙的男孩不再在儿子面前“粗言脏语”和“动手动脚”了。
这一插曲,我和妻都没有评说。理由很简单:这件事不能在儿子头脑中留下太多印象,不能让他产生“成就感”、“陶醉感”,甚至以此为荣、继续发展。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当我们心中认可孩子某些行为,但却纠结其会产生负面影响时,我们就应该保持低调,不赞成也不反对。
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一些偏左举动是不能用错对来简单判定的。
666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