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LP在做工业园区的拆迁工作,一直不太顺利。
ZF的文件,规定了价格,大概是最好的楼房,精装修的,480元一个平方。制定价格的依据,市政府的一个文件。这个文件以前我知道,还当做宝贝复印了下来。结果被一个村民指出了问题,这是一个请示。原来这是2005年市政府给省政府的请示,关于拆迁土地上的附作物的补偿的请示。那么批复呢?肯定没有批复。再说,现在2008年了,商品房价格从700元涨到了1500元左右,却还拿这个文件作依据,肯定没有人同意拆房子了。
地震后,我开玩笑对LP说,现在你们的拆迁工作好做了啊,用2005年的价格,老百姓肯定同意拆。因为房屋都受损了,维修起来肯定没有原来坚固,吃点亏拆了,新修的住起来放心一些。吃亏的一部分,只能怪地震了,损失就损失吧。
过了几天,忙乱过去,ZF也开始工作了。不幸被我言中了,ZF震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出一个新文件,对震后房屋的价格作了规定。微损280元一个平方,重损160元一个平方。LP又开始上班了,还是去做工业园区的拆迁工作,不过执行新价格。不过,还有一个诱人的条件,只要同意拆,就可以享受国家对地震灾民的2万元的补贴(不管中央还是地方,对老百姓来说都算是国家)。而且,范围扩大了,我们村也进去了,据说ZF拆我们村的愿望比工业园区更迫切呢。这件事,我从一个旁观者成为受害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