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集邮爱好的我收集了一批关于家乡兰州的邮票,现在就让我用这些邮票来为你展示发展的兰州。
兰州有幸与生命之源结缘。作为甘肃省会,它是万里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中华名族母亲河的乳汁,最先涵养了这片蕴蓄深厚的高原热土。
刘家峡水电站是现代化工业对兰州的慷慨奉献。黄河子青藏高原奔腾而下,证实通过着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的水电站,给它即将进入的第一个大城市,送去了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动力和光明。

远观巍峨成阵的黄河水车,遥想中华历史风云变幻。兰州人为何今天重新打造黄河水车系列?是沧桑巨变之后的另一种思念,还是意气风发之时的另类情感?至少,它使人想到情生义重,流长源远。
它曾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现在他依然那样威严、庄重,令人敬仰。

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气质、品味与修养。
莫高窟最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洞窟中包含无数优美壁画,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重建的文溯阁坐落于兰州黄河岸九州台,有“千古巨制”之称的《四库全书》最终落户金城,极大地充实了兰州的文化底蕴。《四库全书》制成二百三十年,历尽劫难后,七部文献仅存其三,弥足珍贵自不待言。

不知有多少读者在《读者》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这本薄薄的期刊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无与伦比。不必拘泥那月发行量近千万,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数字,另一万读者感慨的是:《读者》才是和谐社会最应拥有的一份人文关怀。

兰州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现代化科研机构,特别是中科院近物所研制成功的重离子加速器,使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尖端科研设施,为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的重大科学实验项目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中国核科学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1562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