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带给我们了哪些启示?(二)
通信事业
地震发生后,灾区通信持续中断数小时,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震感较强的四川、甘肃、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通信都有间断。获知信息越少,所造成的混乱度越大。当大家都知道发生了地震,却不能与震区的亲戚、朋友和同学,第一时间取得联系,或者不能把自己的情况报告给外界的亲戚、朋友、同学,甚至连报警、求助的电话都打不通。这种人性化的服务不能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方面不够先进。美国对通信运营商的首要要求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确保人们能拨通911紧急救助电话,其他要求都是次要的。
相比之下,我们的技术还不过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地震发生后数小时,只有当通信车到达灾区后才恢复了部分地区的通信,这显然滞后了很多。如果地震发生后通信不间断,或者间断时间很短,埋在废墟里的人或许可以通过手机与外界取得联系,还能使救援人员有针对性的救援,节省赶赴现场的时间,大大提高救援效率。
这次地震给我们通信行业的启示是:继续努力发展好我国的通信事业,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能够确保现场通信不间断。在现有地面、地下通信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做好空间通信,发展可适用的民用卫星通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转至卫星通信。在卫星通信、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方面,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克服政策方面对通信领域发展的限制和缺陷。
新闻传播事业
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余震不断,致使灾区人心惶惶、心神不宁,有的人甚至接近精神崩溃的边缘。这时需要必要的安静,需要大家的鼓励和安慰,需要大家的帮助,所以此时新闻媒体的作用会比较突出。首先,及时播报有关地震的预报信息等,让人们安心;其次,介绍抗震救灾以及捐款、献血的情况,让他们知道全国人民都和他们站在一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同时鼓励健康的人们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现场中。
四川电视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在这次地震中表现很出色,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让全国人民一同为抗震救灾加油。
但是也有些媒体,台湾部分媒体专门报道地震中悲惨的场景,别的都不报道;德国部分媒体歪曲事实,从一点点小侧面报道地震,转移人们的视线;美国一名演员竟然公然宣称,地震是对中国的“报应”;联合国记者招待会上,有人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等等。
媒体是为政治服务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此歪曲一个自然灾害,真让人汗颜!媒体,包括网络新闻、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其价值观和立场完全会影响受众,造成不良的反应。这次地震给我们媒体的启示是:在灾害发生时,要第一时间将信息准确全面地报道给全国人民,通过有效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不要让别有用心的他国政府利用片面或不准确信息蛊惑民众。
政务公开制度
汶川地震,中国政府的处理速度,得到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公开了地震的准确信息,取得了这些国家和本国人民的信任。此外,政府高官能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例如,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四小时,就开始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省调查慰问,反应速度之快、处理灾情之紧迫前所未有,给全国的政府官员带了个好头,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行胜于言”的无形力量。
这次地震的公开措施,避免了很多混乱的情况,在国际国内都取得了较好的“避谣”效果。有人说政府隐瞒真实的死亡人数,政府则及时更新伤亡统计数据;有人说跳伞士兵伤亡惨重,军区负责人出面澄清并无伤亡情况;有人说中国红十字会花费万元买一顶帐篷,经调查后红十字会马上宣布并无这种情况;有人说中小学教学楼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则组织数百位专家调查取证。
这次地震,证明了中国政府是关注民生的,让那些叫嚣中国人权问题的米国没有机会张口。这次地震给我们政府的启示: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必须拿出准确的数据,采取适时的政务公开制度,树立和保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关注民计民生。
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比如给艺术、文学创作的启示,抗震救灾现场、千里之外“献爱心”活动等,因为地震而发生了很多感人肺腑的事情,体现了人的坚强和人性的光辉,比如给个人的启示,是否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强、更加真爱生命等等。在这里,我并不一一列举,相信每个经历、了解和关注此次地震的人都会有所感悟。
举目眺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愿死去的人在异乡的天堂安息,愿活着的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铸就辉煌!
2485 |
2 |
0
-
评论者:赵代清
评论日期: 2009-05-26
-
评论者:王世光
评论日期: 2008-06-02
总数:2 当前在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