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English
开发身边资源,让农村小学科学课更加“科学”
2013-10-04

小学科学,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课,然多年来,在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中,它一直不能享有和语文、数学、英语同等待遇。岂不知:火车的提速、粮食的增产、飞船的上天、民族的振兴……都与这一学科息息相关。

只有代科学的老师明白:没有理、化、生、地等知识功底,即使参考书、课件的帮助再大,老师也讲不好科学课。

科学课本上现成的知识很少,大多知识需通过一个个的现象和实验,让学生去动手发现、去观察总结、去实验验证……

而在多数农村小学,代科学的老师是兼职,且多为年龄偏大者。科学课的教学,又大多是读读课文、做做作业、记记答案,实验教学的少之又少。科学课教学得一点都不科学!

本来,科学课是一门充满神秘、惊异、猜测、探索,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科学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发现,必须经过实验探索和验证,所以,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

不可否认:多数农村学校仪器室简陋,实验器材要么没有、要么多数应用不上…… 这一切都限制了老师的实验教学。但我的科学实验教学实践告诉大家这并不重要。

我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镇的下游水平,每学期期末统考三分之二的科目皆排在全镇倒数三名以内,然我所代的科学课几年来一直稳居全镇第一。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外,大量采用了实验教学。

农村学校实验教学有短板,但也有优势:小学科学课中的很多实验材料在我们身边都容易找到。很多时候,我都是发动学生,找身边的物品、材料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

四年级《风向和风速》一课,铅笔、吸管、剪刀、胶带、硬纸板、大头针等实验材料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于是乎,孩子们不用费心就开始制作风向标。

课本上有制作风向标的提示,孩子们在课外就能独立地完成风向标的制作。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动起手来,轻松地展示了制作过程。

通过动手,孩子们不用像原来那样背诵了,很多知识点一下子记住了: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最为关键的是:孩子们像实验人员一样,当堂课就能够应用自己的风向标来测量风向!当然,孩子自然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为了讲好《油菜花开了》,我调整了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等到了家乡的油菜花开。

课前,班上的几位同学分别采来几株油菜和一些油菜花。

课堂上,同学们兴奋地触摸着油菜的根、茎、叶、花,观赏着油菜花的花瓣、雄蕊、雌蕊…… 一堂生动、真实的科学课开始了。

各小组的学生们拿着油菜花开始解剖,并分别将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然后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最后填写“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

但全班三十多位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指出“萼片”来!

我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但大多数人还是摇摇头。带着疑问,同学们更认真了。

原来,孩子们在课件里认识了经过处理放大的油菜花萼片,但真实的萼片太小了,孩子们于是就……

我明白了:只有实物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科学”。用实物教学,才是实验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现在,不用老师费神地启发学生动脑、想象,学生就能够说出来:油菜花有4片花瓣,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

一节课就在轻轻松松、自自然然中结束了,课后的习题也不用老师指导,学生们也会做了。

五年级科学课,我布置给学生们一道作业——制做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结果是令人激动的:孩子们寻找来纸盒、泡沫、黑色纸、饮料瓶、塑料薄膜等材料,参考课本上的设计,一边认真研究、一边积极动手,最后各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作品”。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评价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上,同学们自然考虑到了各个太阳能热水器的评价条件必须相同:装同样温度的冷水;都要装200毫升;要同时放到阳光下;还要实事求是……

最后,以事实为依据,学生们完成了太阳能热水器效能评价表。

然与课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相比较,同学们都感觉自己完成的热水器太粗糙、简单。但作为老师的我,早看出孩子们已经尽心尽力了,于是我告诉大家:当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成的三个小板凳同样粗糙、笨重,但一个强过一个。

爱动脑、动手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时,不用老师多费心,他们就能够记牢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结构:太阳能集热器、绝热储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我一直在想:从小就培养孩子动脑动手的习惯,说不准还真可以培养出一个像钱学森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而且,当我们实验教学所借用的材料更加“生活化”时,学生就能更加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对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有时候探究科学知识时,教师甚至不用多讲,只需要动动手,学生就会观察到应该得到的知识,得到一些重要的结论,而且牢固地记在大脑中。

我们都知道: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学生们都会主动地、自觉地去找身边能够帮助他们学习的物品。六年级同学从家里带来筷子、胶带、橡皮筋、剪子等材料,分成小组“做框架”。

这时候,我把课堂几乎全部交给了学生。有的小组同学用橡皮筋把三个筷子捆在一起,构成三角形,当然,有的小组也很快构成了四边形。

不用多说:四边形连直挺起来都难,肯定是三角形稳定了!

本节课的重点是做正方体框架。我只给每个小组5分钟时间,要求必须完成一个框架。

有些小组很快地接着刚才的四边形做了起来…… 这时候,是最能体现小组合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

孩子们经历了三角形稳定、四边形易变的实验过程,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框架结构就变得很自然了。五分钟很快结束了,大部分小组的框架做成了,但有些小组还在继续做,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一下子被点燃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各小组给自己做的框架上放书籍,看哪一组放的最多?放书最多的框架当然就最结实了!获胜小组的同学当然就有了成功的喜悦。

多年来,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习惯:观察蚕的生命周期,孩子们就开始养蚕,细心观察,做好记录;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孩子们就在课间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振动尺子,验证音高的变化与自己预测的差距;学习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孩子拆开自己的玩具车,找来气球,实践反冲力;要求做一杆秤、造一座“桥”,同学们找来废盘子、锁子、报纸等物品,非常有耐心地完成了作业……

每一个实验,孩子们都动了脑筋、动了手,考虑了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当然就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创造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中学的理、化、生、地等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教学中,我有四分之一的课都是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的。学生们最大兴趣地投入了学习,用轰轰烈烈、科科学学形容我们的课堂毫不夸张。实验教学,除了能够容易地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外,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方法、研究习惯的潜移默化渗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课都能用实验来完成,也不需要全部用实验来演示。当我们没有做实验的条件时,课件就显得特别重要,课件上的图片、演示也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科学备课时,我都要在网络上找一找课件,在仪器室寻一寻都有哪些可用材料,还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实验材料,真正地做到了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工作量,比起平常当然要大许多,备一节课要比正常多用一倍的时间。例如:讲“点亮小灯泡”,狭小的仪器室翻得我脏脏兮兮;学“面包发霉了”,我在前两个周就特意把面包放得霉灰霉灰;报纸做“桥”实验,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不能完成,只好课后继续……

我们代科学的老师,没有实验材料我们可以发动孩子去挖掘、去寻找。我们应该用实验、课件去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探究习惯……

                     制作风向标

物体的沉与浮 

做一杆秤

570    |    0    |    0



总数:0 当前在第1页